【读书特辑】打破执念,重构认知,避免自耗,获得自洽

在这个信息爆炸、多元化的内卷时代,许多人都生活在焦虑中。北京同事谢繁向大家分享了《自洽》这本书,探讨了关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问题。

书中内容契合当下社会年轻人思潮,对自我认识、“内卷与躺平”,时间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职业规划、职场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,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与看法。从认识自我开始聊起,自我和环境互动,产生了选择;自我和他人互动,产生了关系;我们会把自我投入某种职业,却依然想努力保持自我;最终又要回到自我,保持身体的健康和不断学习的好奇心。

 

 
 
 

自洽,认识并接受自己

 

 
 
 

1.认知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

认识自己,首先要了解客观的自己,即谢繁所讲的所处的时代,生长的环境,基因因素等等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可以做什么事,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。

认识自己,更重要的是认识主观的自己。主观的自己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、性格脾气和思维方式等等。主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,但有时难以把握,甚至还会发生变化。

 

2.自洽,认识并接受自己

正是因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,所以人在规划设计自己的道路时,需要不断观察自己,不断调整一个一个小目标。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很多来自不能认识自己,给自己定的目标都是别人说的,想做的事都是别人期望他做的。

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特质,从自己出发,做一事有一事的收获,过一日有一日的长进。平凡时不自卑,成功时不自矜,从自己出发,又能回归自己,不失为一项智慧人生的修行。

 

 
 
 

内卷与躺平

根据内卷本来的意思,在一个组织不能向前进化,而开始向内细致化的时候,就是内卷。在这个时候,我们向内探寻,如何维护自己的身体,如何滋养自己的心灵,如何接纳自己的情绪,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,这就是经典意义上的内卷,而这个内卷无疑是对我们有好处的。

 

 
 

 

就躺平来讲,人生不能总是跑着、跳着、站着,生理上需要躺下睡觉,心理上也需要偶尔躺平。人生际遇,有高歌猛进的时候,有徘徊阻滞的时候,面对环境提供的机会和不时变化的形势,人需要调整,在该进的时候进,在该停的时候停,所谓敌退我进,敌进我退,君子因时而动。但人都是有自驱力的,没有人可以一直躺平,只要机会一来,躺平的人都会坐起来看看,有的人就直接站起来去抓住机会。

 

 
 
 

把职业融入自我,不要被职业反噬

 

1.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心流

心流——这些事能让人专注并且总想做得更好。

从现实层面判断工作是否适合自己。首先是工作内容不令人反感。其次就是工作压力要适当。最后是工作时间也要适当。

工作把人变成工具,让人觉得自己是个工具人,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就是长时间工作。工作久了,人的灵敏和活泼都会损耗殆尽。而人本身是有多种需求的,年轻人要恋爱,中年人要顾家,不同年龄的人都要有自己的爱好、自己的朋友。长时间的工作扼杀了这些作为一个人天然的需求,所以才让人有被异化为工具之感。

 

 
 
 

2.专业精神=专业本领×人品+专业形象

具有专业精神,首先你要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方法:专业过硬。其次还需要你具有一些与工作相匹配的品质:靠谱。最后需要你收敛自我:展现出标准的作派和形象。但是外在的专业形象不能超过专业能力范围。

 

 
 
 

3.只要对工作有利,无论分内分外

打破僵化的防御思维:凡是取守势的人,一般是力有所不逮,勉强自顾,无法承担更多,时间长了就成了思维定式,坐守孤城,不愿出击。

不让头衔捆住做事的手脚:事和职的关系排序是这样:最好,有事无职:其次有事有职;再次,无事无职:最末,无事有职,当一个组织里的人看的都是事而不是职,当一个组织里的人不计较个人的分内分外,而是把对组织有利的事都当成自己分内的事,这样的组织就是积极向上的组织,这样的人就是充实而快乐的人。

只要对工作有利,无论分内分外:不要挑活干,只要对工作有利,去干就完了。

 

 
 

这本《自洽》,从职场方面、生活方面、家庭方面等等通过闲聊的方式,把作者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所见所得,他的感悟,他的经验告诉读者如何能让自己的人生更自洽。谢繁同事此次主要从个人和职场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分享介绍。

如果你特别容易焦虑,需要认识自己,并接受自己,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。如果你对职业有所迷茫,可以从情怀层面判断工作是否适合自己,思考职业满足感和人生成就感。

如果你是职场“新人”,对于职场的“潜规则”不是很明白,“该说“不”的时候要说“不”。如果你是职场“老人”,需要找到自己的心流,培养自己的专业精神,做好理性规划,找到自己工作的价值。

 

 
 

自洽,是对自我的探寻和审视,认识自己、接纳自己,不必懊悔和遗憾,每一次经历我们都有所收获,不必为所有的不确定焦虑,向内看可以慢慢获得平和和力量。在闲暇时翻开书看一看,到达不了的世界,就从书里去寻找想要的答案。

如何打破执念,重构认知,避免自耗,获得自洽?

在《自洽》这本书里,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。

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籍,大家在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去反复阅读,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向内看。